作品查詢
![]() |
學校名稱: | 國立基隆女中 一年級 105 | 甲等 |
作 者: | 張淑琁 | ||||||
參賽標題: | 法律即公道? | ||||||
書籍ISBN: | 9789863421146 | ||||||
中文書名: | 噬罪人 | ||||||
原文書名: | 噬罪人 | ||||||
書籍作者: | 呂秋遠 | ||||||
書籍編譯者: | |||||||
出版單位: |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| ||||||
出版年月: | 2014年4月 | ||||||
版 次: | 初版 |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|
作者時常在網路平臺上分享自身遇到或者是有人私訊他的故事,而正因這些因素,因而有了這本書的誕生。在作者描繪的故事以及他給的建議中,能發現到作者是一位兼具感性與理性之人,並未特別偏頗那一方,而從作者的談吐以及訪談中,能感受到他是位極正經也較為嚴肅之人,說話直接卻不會讓人備受威脅,且常常看他在網路平臺上回覆別人的私訊時,總是很有耐心,層層解說,層層給出自己的觀點,也不會直接否定他人,或者帶有不屑意味。 |
二、內容摘錄: |
1、擁有律法的知識,就應該在能力範圍給予旁人溫暖與照顧。(P.40) 2、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,是一場悲劇;對的時間,遇到錯的人,是一場鬧劇;錯的時間,遇到錯的人,是一場爛劇;只有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,才會是一場喜劇。(P.86) 3、最壞的,往往是背叛情感的那個人,而不是勇敢去愛的那個人。(P.89) 4、最讓她遺憾與傷心的地方,可能就是你拒絕她進入你跌倒的世界。(P.135) 5、許多時候律師的角色,是毒藥,也會是鎮定劑。(P.220、221) 6、法律不是永遠是正確的,特別是當法律只剩下數據,那麼就只是一場鬧劇。(P.238) |
三、我的觀點: |
何謂法,何謂律?我覺得法就是法規,而律則代表自律,你能好好的規範自己,不逾法,我想這就是所謂的「法律」。 讀完這本書,我竟意外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則故事,而此則故事是:「有一位單身許久的女孩,終於在某天他遇到那位男孩,很順利的他們結婚,可婚後去度蜜月的他們,沒有一天睡覺是男生抱著女生的,而有天女孩輾轉難眠,她悄悄起身,看了丈夫手機想知道他是否外遇,可找了許久,只找到一則舅舅的訊息,訊息中說:「你的雙妻命,只有透過兩次婚姻,才能順利破解厄運」。看到這封訊息時女孩瞬間癱軟地跌坐在沙發上。」這則故事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情節發展,此則故事不管在戲劇中或在自身的腦海裡絕對不會有,可這卻在現實中發生,很難想像的同時,恐懼感也油然而生,完全顛覆原本對愛情所有美好的嚮往,這也才曉得現實本該如此,只是還沒踏入社會的我們還在保護殼中而已。而我覺得作者把此故事放在第一篇別有用心,或許是想讓對這本書有許多憧憬及想像的人趕快回到現實,也或許就是直接了當的告訴你現實就是如此殘酷,甚至更殘酷。 而此本書中有一句是我最喜歡也最深有感觸的句子,那句是這樣帥的:「最壞的,往往是背叛情感的那個人,而不是勇敢去愛的那個人。」原本自己的想法就是會覺得介入別人感情的那個人最不應該,可看完了故事以及作者的這句話後,深深改變了我的想法,在愛情中,大家常說「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」。可作為較為被動選擇的那兩人又何其無辜,憑什麼他能放縱自己,任由自己做他想做之事,可當事情東窗事發時,又與世隔絕,且看著那兩人交火?可最冤枉的不正就是他們嗎?所以這句話我覺得最迷人之處就在於,作者不用長篇大論即能讓人領悟深刻,且甚至改變了我的想法,讓我想到有別於以往的層面。 我覺得這本書各個故事情節、作者各個的佳句,都深深烙印在我心中且念念不忘。我想正因為作者沒有過多華麗的描述,僅是把故事完整的描繪,更能感受到裡面有的各種情緒,更能貼合自己的感受,也才明白原來現在的我們離現實確實還有一段距離,而我們也確實還在保護殼中,可很難想像的是,如果這一切都回歸到自己本身,自己已經能踏入這淌深不見底的水之中,那又將會是如何......。而另一方面更發我深省的是對「法律」的看法,當初選這本書時正是因為自己對法律極有興趣,而且就如同大家說的「法律能伸張正義」諸如此類的,所以我也想成為能幫助別人幫助的那個人,但當看到一則故事及書中作者的話「法律不是永遠是正確的,特別是當法律只剩下數據,那麼就是一場鬧劇。」時,我就會覺得與當初自己的想像有點背道而馳,但我仍然相信法律還是會有他正義之處,只要自己心中保有衡量善惡的尺,保有那原本的初衷,我覺得這些就足夠了。 |
四、討論議題: |
1、法律是否是正義的化身? 2、得到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一切時,你快樂嗎?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