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查詢
![]() |
學校名稱: | 國立蘭陽女中 二年級 212 | 甲等 |
作 者: | 賴淳璥 | ||||||
參賽標題: | 反烏托邦的智慧「記憶傳承人」讀後感 | ||||||
書籍ISBN: | 9789575709853 | ||||||
中文書名: | 記憶傳承人 | ||||||
原文書名: | The Giver | ||||||
書籍作者: | 露薏絲.勞瑞 | ||||||
書籍編譯者: | 鄭榮珍 | ||||||
出版單位: | 東方出版社 | ||||||
出版年月: | 2013年05月 | ||||||
版 次: | 初版 |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|
從古自今,烏托邦是許多人嚮往的天堂,沒有戰爭、紛擾,甚至沒有痛苦。書中的同化社區,便是仿效烏托邦創造的夢幻國度,在這個看似完美的社區裡,所有的一切都在長老的控制之下,免除了痛苦,卻犧牲了居民對事物的感知。書中的主角在十二歲的進階典禮中,雀屏中選成為「記憶傳承人」;因為繼承所有的記憶,只有他必須體會戰爭的殘酷、挨餓受凍的痛苦,卻因此能夠看見繽紛的世界,能體會「愛」的溫度。 |
二、內容摘錄: |
1.我們控制了很多事物,但也因此放棄了很多事物。P.149 2.如果什麼東西都一樣,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了。P.152 3.擁有記憶並不痛苦,真正的痛苦是孤寂,找不到人分享這些記憶。P.227 4.當記憶退去的那一刻,痛苦、齧咬心頭的空洞立即湧上心頭。P.251 |
三、我的觀點: |
烏托邦向來是世人嚮往的國度,我也堅信烏托邦會是現實世界中的天堂。此書卻認為一個地方沒有痛苦,一切都井然有序,這樣的世界,會是好的嗎?,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帶領我看待這個理想的世界,在她筆下的同化社區,沒有災難、痛苦,卻沒有溫度的封建社會,充斥著單調和無趣的色彩,使我漸漸動搖當初對於烏托邦的憧憬。 書中的同化社區,秉持「當人們有選擇的自由時,人總是選錯」的想法,剝奪社區居民所有選擇的機會,從工作、家人,甚至是生命,都由社區長老們統一分配。他們從居民出生開始觀察居民的一舉一動,讓每一個青少年在未來的幾十年都能從事最適合的工作,不致於有適應的問題。人生本該是一張可恣意作畫的空白圖畫紙,但同化社區裡,不僅連四選一的選擇題都不曾存在,甚至沒有拒絕的權利,居民度過的每一天,都只能按照社區長老規劃的人生「正解」前進,看似和平的同化社區,只是犧牲居民選擇的權利換來的。 在此安穩的制度下,不會有創意鬼才賈伯斯。長老不會讓賈伯斯去選修他們安排以外的課程,賈伯斯無法旁聽美學的課程,循規蹈矩的薰陶下,怎能創造蘋果公司的輝煌時代?同樣地,世上也不會有金鐘製作人李景白,長老不會讓李景白放棄生化準博士的資格,李景白便無法去傳播界闖蕩。社區裡有一種「解放」儀式,活到一定歲數的老人或是不健康的人,都會被解放。無知的居民單純以為他們只是被送到另一個世界生活,殊不知這便是安樂死。看似和平、沒有痛苦的同化社區,卻因居民不被允許具備獨立思考能力,以致於只能如傀儡般沒有思辨能力地生活。在社區長老揮舞的和平旗幟下,殊不知早已扼殺了數以萬計的創新想法。若這是生在烏托邦的代價,我寧願活在能夠海納百川的動亂之中。 亞里斯多德曾言:「記憶為智慧之母。」每一次經驗,可化為下一次做決定時可仰賴的依據,使一個人的心智更趨成熟;跌倒過,才明瞭社會的現實;失去過一段友情,才知道珍惜;因驕傲自大而失敗,才懂得謙虛。當同化社區害怕居民做出錯誤的決定,進而奪取居民所有的選擇權時,等同於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,表面上是在維持社區的和平,實則削弱居民獨立的能力。 我們總在經驗中學習,學習如何站起來,學習如何不再重蹈覆轍。有一次,一時疏忽,下樓梯時不小心打破母親放在樓梯間的擺設,母親所珍愛的陶瓷娃娃在頃刻之間面目全非,母親的心也如同地板上的碎片碎了一地,手足無措的我只好站在一地的碎片前等候母親發落。這件事情過後,我學習到做事時「只能輕鬆,不能隨便」便能減少許多失誤與懊悔。 春秋晚期越國的國君-勾踐,臥薪嘗膽,十年生聚十年教訓,方成就復國壯志;舉世聞名的肯德基創始人-哈蘭德·桑德斯,經歷了一千多次的失敗卻從未放棄,堅信「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習。」的道理,持續堅持的恆毅力,助他在八十八歲時讓全世界都知道肯德基這個名號。 我羨慕烏托邦的和平,但感念現今社會的動盪,給予我許多學習的機會。近年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,讓我不得不審視自己以往的生活習慣,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;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之下,迫使全人類研發更好的解藥,尋求經濟復甦的方法,帶給了世人全新的思考更全面的重生契機。 |
四、討論議題: |
犧牲部分權力而換得的和平社會,真的好嗎?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