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查詢
![]() |
學校名稱: | 私立宜寧高中 三年級 料三甲 | 優等 |
作 者: | 楊紫歆 | ||||||
參賽標題: | 那雙看不見的手讀書心得 | ||||||
書籍ISBN: | 9789861331898 | ||||||
中文書名: | 那雙看不見的手 | ||||||
原文書名: | 那雙看不見的手 | ||||||
書籍作者: | 楊恩典口述/胡幼鳳撰文 | ||||||
書籍編譯者: | |||||||
出版單位: |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| ||||||
出版年月: | 2007年4月 | ||||||
版 次: | 初版 |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|
楊恩典是一位台灣的口足畫家,出生即失去雙手且胸腔嚴重變形,被棄置於高雄縣岡山鎮的市場肉攤上,被發現後,被楊煦牧師夫婦創辦的六龜育幼院收養,取名「楊恩典」。1976年,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拜訪六龜育幼院,鼓勵當時3歲的楊恩典「以腳代手」。就讀高雄市六龜區龍興國民小學,以優異的成績畢業。 |
二、內容摘錄: |
p.031懂得飲水思源,當有一天成功了,要記得回饋,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需要幫助,不要吝於付出,因為幫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。 p.037生命不只是一場接一場的戰鬥,也是一場饗宴,更多精采的還在後頭。 p.119要懂得感恩,要懂得分享。才能使幸運與福氣持久,我現在隨時會注意周遭的人是否和我一樣都享有一杯奶茶,即使是最平凡的擁有,只有分享,才能夠使我們擁有的更多。 p.133別人花一倍時間,你就比別人花三、四倍練習嘛。 p.135凡事往內求,不必往外求 p.245其實幫助別人,只要小小的善念,甚至是只要貢獻出幾西西如水般的心意,都可能匯聚成像江海般龐大的力量。鞤助別人何必一定要等中樂透呢? |
三、我的觀點: |
楊恩典女士的事蹟在以前就略有所聞,在閱讀完這本書後,我比以前更了解楊恩典,也更欣賞她的堅強、勇敢與生活態度。 從小就沒有手臂的楊恩典,不但打理自己的生活,更能無私幫助他人,我們四肢健全,生在美好的環境裡,卻總是怨天尤人,付出的總是比得到的少,在書中,楊恩典說,幫助他人何必等中樂透,或是等到富可敵國。其實只要小小的善意,即便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,但就像雪球,越滾越大,從一個人,變成兩個人,再變成五個……十個人……最終成為一股極大的力量,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好。 楊恩典幫助他人,但也做好自己分內的事,吃飯、穿衣、炒飯、洗碗……樣樣自己來,除了自己真的做不到的事,其他盡量自己來,不想拖累他人。她要求自己獨立的精神讓我感到敬佩,我認為助人固然是好事,但要先做好自己分內的事,不成為他人累贅。即便我已是高中生,要我真正的獨立還是有些難度,我還是需要大人的協助。在獨立這方面,楊恩典為了不成為他人負擔,下了很大的工夫與決心,令人感到萬分不捨卻又不得不佩服她。今後我也該努力朝這個方向邁進 「我沒有手,但這一生,因為沒有手,卻得到更多。」楊恩典雖沒有手,卻使她有勇氣、毅力、決心去訓練自己運用雙腳,走自己的路,也會助人。她獨立、她知足,她總是心存感激,感謝上帝賜予她的恩典,默默回饋,不求回報。 人常常會感到不滿足,而不斷追求想要的東西,但楊恩典只要有一點幸福,就感到很滿足了,因為,楊恩典由痛苦中體驗愛,每一步腳印,都讓她走向更多的奇遇,我們應該像楊恩典一樣,有著樂觀知足的的心態,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,而不是汲汲營營的追求東、追求西的,幸福,就在你我的身旁,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和把握。 毎一個人,都是媽媽辛苦懷孕生出來的,所謂﹕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沒有人,有權力做出傷害自己的事,我們都該珍惜自己,並愛自己,也要去愛別人,社會才會處處充滿溫暖,且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我們要將心比心,適時的對別人伸出援手,才不會造成許多不可彌補的傷痛。 楊恩典用愛找到自己的生命的出口,雖然她有著缺陷的身體,但這社會上,還是有許多溫暖與愛,用心去體會生命的意義,只要我們也付出對別人的關心,就會發現我們也是被關心的,處處都可以發現愛,愛就像我們的語言,當我們在愛自己的同時,也要愛別人。 從她的身上看到:「她也和一般人一樣,能夠擁有一個屬於她自己的幸福。」你可以埋怨自己的缺憾、不足,但楊恩典用她的生命故事告訴你,其實你可以樂觀開朗的面對生命,回歸到最純粹的自己,我們都應該知足了,對吧! |
四、討論議題: |
1.如果你的身邊有殘障人士,你會如何看待他? 2.你覺得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嗎? 3.除了自我肯定,還有其他方法能邁向成功嗎? |
